摄博论坛 Shebo Forum
摄博®论坛——中国摄影名家的故事
文 石志民 中国摄影报 2007年2月6日
摄影作品值得收藏吗?
美国华裔摄影家赵羡藻先生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摄影作品。"我当初纯因爱好而买了几幅著名摄影师的作品。" 赵先生说,"当时摄影作品很便宜,很多摄影大师的经典名作只要两三百美金。"而后这些照片的不断升值大大超出了赵先生的预期。照片不但给赵先生带来了快乐,同时也带来了利益,赵先生从此踏上了摄影收藏的不归路。十多年以后,赵先生的儿女上美国名牌私立大学需要一笔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赵先生只需卖一些摄影收藏品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近两年,他收藏品的价格有的升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赵先生不小心成了摄影收藏家。
在艺术收藏市场,摄影是当前最火的媒介。
自摄影诞生以来,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摄影曾经被排斥在艺术的殿堂之外。当摄影勉强挤进艺术界的大门,她仍是艺术圈里心照不宣的"二等公民"。近年来,艺术界和艺术收藏家也开始对摄影刮目相看。摄影现在已经取得了与其它艺术形式平起平坐的地位。二十年前美国只有屈指可数的专业摄影画廊,大多数传统画廊拒绝展示摄影作品。现在恰恰相反,不但专业摄影画廊随处可见,绝大多数传统画廊也会时不时地举办摄影展览。国外的许多博物馆还专门增设了摄影部和增大了对摄影作品的收藏力度。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摄影总监彼得·加拉斯(Peter Galassi)在三年前就已认识到了这一发展变化,他把摄影称之为"最火的媒介" (The Medium of the Moment)。
据《摄影收藏家》杂志总监罗伯特·彼斯凯的评估,从1975年到1995年间,强劲的股市使道·琼斯指数上升481%,而拍卖市场中图片价格指数则上升了675%。
自1995年以后,摄影收藏品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2006年2月14日,美国著名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的作品《池塘月色》以$292.8万美元在苏士比拍卖会上成交,创造了摄影作品拍卖的新记录。而这幅作品的最原始销售记录只是$75美金。同时,美国摄影师爱尔弗雷德·施蒂格利兹以妻子乔奇娅61奥基弗双手为对象拍摄的作品以$147.2万美元售出,他的另一幅妻子裸体的照片则以$136万美元成交。这两幅作品30年前大约只需1千美元就能买到。现代摄影作品并没有让历史经典一支独秀,德国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摄影作品《99美分》2006年5月10日在纽约索斯比拍卖会上拍得$225万美金,而在2006年11月16日,《99美分》又以248万美金在纽约菲利普的拍卖会上成交。
2006年11月23日华辰拍卖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对中国摄影发展影响深远的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这次拍卖会的成交额为245.6万元人民币,成交率为61%。中国著名摄影师解海龙的中国"希望工程"标志性影像《大眼睛》,则以30.8万元成交。这次华辰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是具有标志性的,她宣告了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诞生。中国的摄影收藏市场如同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芽,将会不断发展和壮大,将会逐步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和规范。
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纽约苏富比的现当代艺术研究专家马歇尔·魏格曼指出,"去年(2005年),现当代摄影作品在纽约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总成交额高达6350万美元,与前年相比,增值幅度高达40%左右。"他说,"国际艺术品市场对艺术摄影的热捧,是中国当代艺术摄影开始在国内外风行的一种保证。这个大市场就如同一间暖房,提供了最基本的客户和市场支持,保证着新生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市场的健康成长。"[1]
尽管摄影收藏十分热门,但把短期投资作为摄影收藏的主要目的仍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摄影收藏品的价格也会像股价一样有起有伏。《摄影收藏家》杂志总监罗伯特·彼斯凯认为,投资于摄影收藏,将会获得稳步增值。但他也指出:"在这一市场,时机通常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成熟。"
没有签名的老照片值得收藏吗?
摄影作品应有签名和限量是当前摄影收藏市场的的基本游戏规则,但这个规则并不完全适用于老照片。
老照片是指那些年代久远,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的照片。
老照片是远在摄影收藏市场形成以前就存在的,它们大多并非为收藏市场而制作,其中多数不但没有注明限量,甚至没有摄影师的签名。但是,没有签名的老照片仍比有签名和限量的近年制作的照片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当然,有签名的老照片比没有签名的更为珍贵。
在摄影收藏界比"老照片"更为流行的术语是"原始照片"(Vintage Print)。虽然学术界对如何界定原始照片依然存在很多争论,但很多业界专家认为,把拍摄5年内制作的老照片定义为原始照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期限。原始照片,尤其是著名摄影家的著名作品,它们虽然没有签名,但人们并不难确定作品的作者和拍摄年代;它们虽然没有注明限量,但能够留传至今的已经屈指可数,有的甚至已成绝版。原始照片是摄影收藏市场中的珍品。
现代作品仍要严格遵守限量的游戏规则。纽约珍妮特·博登有限公司的画廊经营者珍妮特·博登(Janet Borden)说:"限量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收藏实际上是为了拥有一件十分稀有,甚至仅有的物品。收藏者所要的不仅是原创的概念,而且包括了可以触摸的特殊物件。限量,通常是较小的数量,这成为维系当今收藏市场的生命线。限量有时甚至会成为令客户采取行动的唯一动力。"
摄影师会遵守"限量"的承诺吗?
会!
为什么?
在假酒假药屡禁不止的年代,人们凭什么相信摄影师的限量承诺?
因为摄影师的限量承诺不但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而且受到自身利益的制约,摄影师本身是作品限量的最大受益者。
下面,我们谈一谈对摄影师限量承诺的三大约束力:
法律的制约:摄影师的限量承诺可被认为是交易合同的一部分。摄影师如果违约就要承担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摄影收藏品不是小商品和低价消耗品,人们对假冒产品可以一笑了之。如果收藏者受到欺骗,他们一定会将违约者诉诸公堂。第二,如果摄影师不遵守限量承诺,他的违规是对同批所有作品的违规。例如,某幅作品的限量是10张,当摄影师销售第11张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对第11张作品的违规,而是对所有11张作品的违规,同时也是对所有拥有这些作品的收藏者权利的冒犯。如果遭受罚款,将是单幅作品违规罚款的11倍。违规的风险是很大的。第三,随着收藏市场的逐步成熟,收藏品的流通数量和流通方向会越来越透明。违规销售的困难会越来越大。第四,摄影收藏作品的交易大多数都是通过正规的画廊,拍卖会或摄影师本人进行的,卖方不可能一走了之。摄影师恶意违约的困难和风险太大。
道德的制约:能够被收藏市场认可的摄影师往往是经过多年奋斗而得到的结果。摄影师如果破坏承诺暗箱操作,很可能使自己身败名裂。违规的成本太高。
利益的制约:严格遵守限量是摄影师在摄影收藏市场生存所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作品限量是作品升值游戏中最重要"游戏规则"和无法逾越的"潜规则"。摄影师本人是作品限量的最大受益者。可以无限复制的图片等同于高级印刷品或能够批量生产的工艺品。而有限量的作品才会被视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物以稀为贵"道出了其中最简单的道理。当一个摄影师的限量作品脱销时,收藏者就不得不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到二手市场如拍卖市场去竞购此作品。从表面上看,二手市场的交易已经与摄影师无关。但"水涨船高",一个摄影师任何作品的升值都会成为摄影师其它作品销售价格的参考价。如果一个摄影师不遵守"游戏规则",他的作品就难以升值,他会为此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他能够被列入照相师傅和工艺品生产者的行列已属幸运。工艺品也可以被收藏,但工艺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生产成本,它的无形资产几乎被忽略,它的升值空间会非常有限。违规得不偿失。
佳士得拍卖公司的开普拉泽欧(Cappellazzo)说:"(摄影收藏市场)有一个强大的信誉体制,我毫不担心有人违规。"她相信她知道摄影师们如何决定他们的作品限量。她对实力派摄影师提出的建议是:"保持较少的限量,使它成为珍品。"
"作品限量"是指某作品的最多销售数量。而摄影师一般会把这幅作品的限量和每张作品的限量编号写在作品或作品的装裱板上。如限量5张,指同一尺寸的最多制作和销售量为5张。一般来讲,同一作品,限量越多每张作品的价格就越低;而限量越少则每幅作品的价格就会越高。这相当于把一张饼分成若干份,被分成4块的每块重量肯定要比分成8块的要高。
在作品限量的问题上,收藏者所冒的风险极小。这不仅因为法律和道德对摄影师的制约,更在于自身利益对摄影师的制约。
如何评估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
世上或许没有一个可以称为完美的收藏评估系统。但20年以前由彼得·福尔克(Peter H Falk)所建立的福尔克-理德兹(Falk-Leeds)摄影评估系统对我们现在的收藏评估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品的重要性:
品位 备注 分数
珍品 在社会和摄影史上有特殊影响,有特殊地位和独特创作力的少量作品。 11
上品 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倍受好评。在社会和摄影史上有一定影响和地位。 7
中品 能够反映出某个著名摄影师的摄影风格和特点,但技术或题材等某个方面不尽完美。不能称为代表作。 4
下品 质量不够好,试验性比较强,摄影师不愿公开展出的照片。 2
次品 质量较差,缺少创意,平淡无奇,或有较明显的模仿痕迹。 0
附加分 根据照片的制作质量,如层次、反差和色调等技术控制水平;照片尺寸大小等因素对图片分数进行附加值评估。中等为0,其余可根据情况±0.5,±1.0。 ±1.0
摄影师的历史地位:
地位 备注 分数
伟大 前30名。 5
杰出 前100名。 4
重要 前200名。 3
有潜力 前300名。 2
发展中 包括许多年轻的现代艺术家和没有名气的摄影师。 1
附加分 对那些质量很好,但佚名或出自没有被发现、被重视的无名摄影师之手的作品,或有前途的年轻现代派摄影师的作品要提高评分等级。照片的放大或制作者:有些照片是摄影师自己放大的;有些照片是在摄影师本人监督之下由助手放大的;许多现代作品是由专门的技师制作的。对每张照片都要单独对待。很多19世纪的老照片都没有签名。有签名的照片可以增加其价值。中等为0,其余可根据情况±0.5。 0至±0.5
作品的稀有性:
稀有性 备注 分数
独特 被专家学者认为十分独特稀有的作品。(譬如:世上仅存5幅原始照片,而其余4幅被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那么这张照片可被视为唯一在市场上流通的照片,那么这张照片应获得满分5分。) 5
稀有 在市场上不超过20张(不包括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4
少有 超过20张,但少于100张(这类照片偶尔会在拍卖会上见到)。 3
常有 超过100张,但少于400张(这类照片经常在拍卖会上见到)。 2
总有 超过400张(这类照片在市场上数量很多,在画廊常有销售)。 1
附加分 历史上的重要性:对政治历史,人类史,探索史,科学和发明史,以及艺术和摄影史来讲十分重要的图像可以得到较高的评分等级。中等为0,其余可根据情况+0.5,+1.0。 0至+1.0
保存的完好性:
品相 备注 分数
优秀 质量出众,近于完美。 5
良好 有极细微的划伤,但无伤大雅。层次丰富,没有泛黄等问题。能够满足大多数收藏者的要求。 4
中等 外观的总体感觉还好,但有较多的瑕疵。在照片的边缘出现泛黄和返银等问题,但不太严重,没有影响到图像的主体部分。 3
勉强 瑕疵显著,图像有明显的泛黄和褪色现象;有裂缝的现象或修复痕迹;不当的水迹或斑点;有限的雾化但已经影响的主体图像;大面积的返银而且影响到主体图像;明显的折痕或感光膜脱落;照片纸基老化。 2
残缺 照片表面瑕疵严重;划伤和损伤十分明显;有裂纹;有严重泛黄、斑痕和(或)雾化现象;严重褪色;照片纸基严重老化;感光膜正在脱落。 0-1
附加分 有时照片的质量非常高,但有若干白点、黑点和发丝等痕迹,这常常是因为底片上的灰尘、发丝、纤维丝或划痕造成的。摄影师常常会通过修版来弥补这些缺陷。如果修版后仍存在较明显问题,则要降低照片的评估等级。中等为0,其余可根据情况-0.5,-1.0。 0至-1.0
将以上各类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 备注
20和20以上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图像,是很好的收藏选择。
17-19 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下决心之前应再根据以上几个分类作重新的审查。是因为各个类别分数都相对较高,还是某项得分太低?
14-16 警告:对各个类别的所有因素进行重新评估。 是因为某一部分得到太低的分数,还是普遍得到了中等偏下的分数? 如果你有心收藏某摄影师的作品,这也许不是太好的选择。
13和13以下 应该注意的是许多现代和无名摄影师的作品有可能会落在这个分数段。因而是否要收藏取决于收藏者的判断和决心。但是,如果一个知名摄影师的作品出现在这个分数段,一般情况应尽量回避。
"多看所能得到的资料是对收藏者最有益的事。你必须依赖自己的判断力,但主观的判断必须要建立在客观知识的基础上。譬如,你选择收藏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的作品,你必须了解布兰特的所有作品,同时要尽可能多地看布兰特的原作。因为他的作品有若干不同尺寸的版本,不同作品有可能制作于不同时期。你须要最大限度地获取与摄影师相关的信息。" 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伯特博物馆馆长马克·霍沃思·布斯(Mark Haworth Booth)说,"当你被信息武装起来的时候,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而无须关心其它人在干什么或收藏什么。选择那些触动了你的作品。"
"‘看!看!看!'这是我对任何摄影收藏者的建议。"纽约的艺术收藏家桑德拉·吉尔曼(Sondra Gilman)说,"在你能看懂之前必须坚持看。而后你突然看到了质量。在这方面,单纯的读书没有用,你必须不断地看。"
石志民
2007年元月于北京
[1]引自《第一财经日报》 2006-03-09。
离线
离线